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三号”从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先在轨道Ⅰ上运行,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有关“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轨道Ⅱ与轨道Ⅰ都是绕月球运行,因此“嫦娥三号”在两轨道上运行具有相同的周期 |
B.“嫦娥三号”从P到Q的过程中月球的万有引力做正功,速率不断增大 |
C.由于“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 过P的速度,因此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也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
D.由于均绕月球运行,“嫦娥三号”在轨道Ⅰ和轨道 Ⅱ上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
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
A.躺着比坐着时F1大 | B.坐着比躺着时F1大 |
C.坐着比躺着时F2大 | D.躺着比坐着时F2大 |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导线MM′ 与NN′ 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a、Fb,判断这两段导线()
A.相互吸引,Fa>Fb | B.相互排斥,Fa>Fb |
C.相互吸引,Fa<Fb | D.相互排斥,Fa<Fb |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
B.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 |
C.电磁波的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为v =λ?T |
D.电磁波既可能是横波,也可能是纵波 |
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 |
水流在推动水轮机的过程中做了3×108J的功,这句话应理解为()
A.水流在推动水轮机前具有3×108J的能量 |
B.水流在推动水轮机的过程中具有3×108J的能量 |
C.水流在推动水轮机后具有3×108J的能量 |
D.水流在推动水轮机的过程中能量减少了3×108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