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 |
B.以民权.平等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
D.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民主制 | D.分权制衡 |
下图是1606年英国两个贸易公司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区域按纬度划分的简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与美洲的经济物产存在互补 |
B.英国以贸易公司形式推动殖民活动 |
C.美洲的发现引起了欧洲贸易大发展 |
D.新航路开辟之后各国角逐殖民霸权 |
“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 ——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
A.揭示了宗教改革的本质 | B.诠释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
C.鼓舞了宗教改革的热情 | D.冲击了世俗权力的阻碍 |
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 |
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
谚语或对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
《十二铜表法》灵活使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