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
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 )

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
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
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 ( )
①奴隶的反抗斗争
②井田制的瓦解
③生产力的发展
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遭到破坏
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井田制基础
D.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