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
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地主 C.农民 D.资产阶级

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
D.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

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①封建地主阶级 ②农奴 ③自由农民 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