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       (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       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     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         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             功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有关人体内糖类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④、⑤各代表的物质是:①、②、④、⑤
(2)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物质①吸收的方式是
(3)a过程和b过程发生在,c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4)d过程是,所释放的能量比c过程释放的能量

下列甲图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丙图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 ]__________区。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细胞的呼吸速率在各时期是不同的,c阶段后期耗氧最多,这与分裂期需要大量的______________相适应。
(3)乙图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这表明在该时期进行了大量__________的合成。
(4)丙图呈现了一种物质变化和形态变化过程,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态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农技师探究温度对某作物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25℃和35℃时,该作物单位叶面积积累有机物的量是否相等?。当温度大于30℃时,虚线下降的原因是
(2)据图分析最适合该作物生长的温度是,该温度下,若持续光照2小时,单位叶面积能积累葡萄糖的量是mg(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了考虑温度影响外,还应探究(答两点即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a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可能是下列细胞:
A.黑藻的叶肉 B.硝化细菌 C.洋葱根尖分生区 D.蓝藻
(2)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 ],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结构③中合成的RNA要到结构⑦完成其功能需穿过的膜结构共层。
(3)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大肠杆菌②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③蛙红细胞④蛙的受精卵细胞
A.①②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④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C是,G是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选填图中字母)
(3)图中F的主要载体是。(选填图中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