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丙为液泡体积随时间变化坐标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 ]____________。它与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乙图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组装图甲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Ⅱ.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Ⅲ.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Ⅳ.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农民赵某种植了作物A,由于耕作没有及时跟上导致长出繁茂的杂草B,于是想通过使用除草剂来处理杂草,可是一时疏忽,除草剂(2,4-D)的使用说明被水浸没不能准确看出使用的浓度范围。请你利用学习的知识帮助赵某处理这一问题。
(1)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解决问题的原理是
(3)设计实验:
①配置2,4-D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2,4-D原液分别配成浓度为0.2、0.4、0.6、0.8、1、2、3、4、5mg/dl的溶液,分别装入矿泉水瓶中。再取一瓶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及时贴上相应的标签。
②将一批植株A根据生长情况平均分为10组记为A1、A2、A3、A4、A5、A6、A7、A8、A9、A10,将一批杂草B平均分别标为10组记为B1、B2、B3、B4、B5、B6、B7、B8、B9、B10
③分组处理:将浓度为0.2 mg/dl的2,4-D溶液喷洒在植株A1、B1,将浓度为0.4 mg/dl的2,4-D溶液喷洒在植株A2、B2依据相同的处理分别处理A3、B3……
④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A、B,定时观察植株和杂草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观察记录
(4)请你设计记录的表格
(5)假如确定2,4-D的使用范围后进行使用,你还应该帮助赵某应注意哪些问题,写出至少三项内容。

图甲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请回答。

(1)图甲中a表示的过程是,需要的原料是,b过程需要的工具是
(2)酶X是,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但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有
(3)与乙烯上述作用类似的植物激素是
(4)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上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作用。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 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受体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有______________等。

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________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
(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3)从图一可知,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______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⑤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⑤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③的细胞体,而②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_______,对刺激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要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的容器标号是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
温度(℃)
02增加量(mL/8小时)
1
天竺葵


22
120
2
天竺葵


22
15
3
天竺葵


22
—10
4
紫罗兰


22
80
5
紫罗兰


22
10

(2)甲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即总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分析甲图可知,在温度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为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②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若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为什么?。在温度为10℃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③在图乙坐标中画出在15~60℃范围内,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3)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