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这一内容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免书本费的情况下仍有初中生辍学流失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初中生辍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而且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做生意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1)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家长不让孩子接受教育为什么是不对的。(4分)
 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以上三句观点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学习方式?  (3分)
 (3)这些学习方式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至少答出3点,共5分)
材料一: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上网——抽烟——吸毒——抢劫——监狱。
 材料二: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因父母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人舞歌厅等,后来发展到偷盗、敲诈、勒索,但感到来钱太慢,于是,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据悉,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呵护青春,拒绝犯罪”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小凡身上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呵护青春离不开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你准备如何做?
 (3)你知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吗?你准备如何远离犯罪?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
 “最精彩的,也是最嘈杂的……”这样形容互联网,是不少人的同感。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的平台,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困扰,比如许多学生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又如商业欺诈、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
 据悉,你校团委和学生将开展“拒绝诱惑,绿色上网”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简要说说互联网低俗之风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危害。 
 (2)除了网络低俗这风外,现实生活还有哪些不良诱惑?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抵制不良诱惑? 
 (3)请你为青少年正确上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两方面即可,4分)
材料:2013年5月30日,就读于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学的10岁学生许某在上学途中,突然遭到一男子用酸性液体泼向脸部,造成伤残。2014年3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蔡士林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3年10月10日下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斗殴事件,造成2名学生死亡,1名学生受伤。
 2014年3月13日福建厦门市万达广场附近金岭路上,行驶中的公交车没关上后门,导致高林中心小学12岁小学生小涛(化名)跌落受伤。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侵害未成年人安全的事件说明了什么?
 (2)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受到暴力侵害?
 (3)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会遇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暴力侵害?当遇到暴力侵害时,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王甦菁,是天生的脑瘫儿。面对命运的魔咒,他没有沮丧、沉沦,而是靠着“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信念,唱出了高昂激越的自强之歌。他先后修完了从小学到大专、本科课程,现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最新一届国际生物识别大会所邀请的10位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中,他是国内唯一的受邀者。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网友,被誉为“中国版的霍金”、“21世纪的张海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王甦菁的事迹说明了什么道理?
 (2)请你说说坚强的意志对你成长的作用。
 (3)“向王甦菁学习”,你打算怎样磨砺自己的坚强意志?
2013年11月24日《成都商报》报道:前不久,四川达州警方经过调查走访目击证人证明,声称被三个小孩推倒的老太婆蒋某某系自己摔倒。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对蒋某某给予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但因其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