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我国是互联网大国,93.8%的城市居民家庭拥有1台以上的互联网设备,53.94%的城市居民受访者参与了网络上的信息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据统计,微信安全部门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210万次。近年国家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一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依法拘留或教育训诫。
(1)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2)对于我国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有网民持不同看法,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国家不能干预”。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说法加以评析。
“幸福”是一个很温暖的词汇,某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感受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注解:
义务植树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杨善洲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而不要任何回报。
8岁开始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虽然艰辛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孟佩杰,告诉我们幸福就是养母有了她的存在而有了生存的勇气。
把无疆大爱倾情播洒在雪域高原的江苏援藏干部周广智,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不辜负藏族同胞的期待”带领曲水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1)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捍卫幸福】“瘦肉精”、“地沟油”、“问题蜜饯”、“毒胶囊”……这些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存在都大大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人们不禁发出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感叹。就如何维护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同学们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某种意义上,能不能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是对执政者执政能力的考验。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并实施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似乎并未好转。事实证明,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不仅需要严密的法律体系,更要使法律与监管落于实处。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某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道德缺失和恶性竞争是导致食品、药品问题的根源。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能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一味地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要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也不能做“温水里的青蛙”,面对频频曝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是你,包括我们中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个体也应当充分地发挥作用。
(2)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怎样才能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3)面对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充分地发挥作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至少两个角度。)
材料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4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1)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王万青同志拥有的优秀品质。
基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客以其信息传播的“短、灵、快”等特点,日渐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然而,一些人利用微博客散布不负责任的谣言、谎言和传言;肆意传播曝人隐私的庸俗、低俗、媚俗等信息,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互联网传播秩序,社会影响恶劣。
2012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按照按照《全国人大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协调有关部门坚决关闭了535家微博客账号,公安机关已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进行依法查处。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微博客”?
中考一模成绩公布后,班主任王老师发现费晓丽同学上课有点心不在焉,便在课后约谈了她。以下是她们谈话的部分记录:
王老师:费晓丽,为何最近总是闷闷不乐?
费晓丽:一模考试没有达到爸妈的预期,他们总在我耳边唠叨,烦死了!
王老师:你对自己的一模成绩满意吗?
费晓丽:很糟糕!与我“结对竞争”的赵佳慧,这次考得又比我好。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她!
王老师:和前一次考试相比,你这次还是有进步的呀!
费晓丽:这点进步真让人失望!如果中考还是这样,肯定考不上理想学校。
王老师:不要气馁,你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理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中的师生谈话记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费晓丽同学走出认识自我的误区。
【太空亲吻再续辉煌】
材料一 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站技术的国家,这将为我国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空间探索、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材料二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两次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中国航天人成功叩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它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战略决策:“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发射并成功对接,得益于实施了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2)问题探究:“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射并成功对接,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壮举,说明了什么?
(3)与时俱进:青少年要担当起建设祖国的使命,需要具备或培养哪些素质和能力?
(4)畅谈启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发射并成功对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