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1)图乙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2)分析图乙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3)图甲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均较大,试分析原因。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中: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__________;属于高温熔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2)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_________、搬运、_________、___________。
(3)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___,石灰岩的岩石类型属于A、B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2分)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此时北京时间是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是时。2分)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5)此日,济南(约37°N),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A.60° | B.30° | C.45° | D.20° |
(12分)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 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⑵ 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_。
⑶ 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上,此时大同的昼长为_____小时。
⑷ 在C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标出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南半球为_____ (季节);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_____。
⑸ 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大同的昼长_____________ (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 (变大或变小)。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纬度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年,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相比,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_________.该层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①;②。
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有若干_____________层,______________强烈时,信号会受影响。
(5)A--- 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