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为( )
A.85.4万 | B.97.3万 |
C.105.6万 | D.351万 |
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
A.土地资源 | B.市政 |
C.教育 | D.劳动就业 |
某市寻找适合工业布局的地点,该工厂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下图空间布局是城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据此完成问题。下面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乙、丁 | D.甲、丙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是()
A.原料 | B.交通运输 | C.动力 | D.普通劳动力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目的是()
A.平衡东西部工业分布 | B.解决就业问题 |
C.国防安全需要 | D.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 |
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动力基地 | D.科技发达地区 |
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 B.大气变暖 | C.臭氧层空洞 | D.扬尘 |
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影响 |
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