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这告诉我们( )
A.人是非常渺小的 | B.人的潜能是有待开发的巨大宝藏 |
C.潜能是特殊人才的专利 | D.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
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 |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 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话说明
A.皇帝和鞋匠的生活没有差异 |
B.皇帝和鞋匠的地位没有差异 |
C.皇帝和鞋匠的人格是平等的 |
D.皇帝和鞋匠在人们心目中是没有差别的 |
孔子提出“仁”的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爱人”。在孔子看来,要“爱人”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意思是说
A.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以发挥它的价值 |
B.自己不想的事,也强迫别人不能去做 |
C.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力强加给别人 |
D.自己不想做的事,强迫别人一定要去做 |
目前部分中学生中“送人绰号”很盛行。对“给同学取绰号”这件事,正确的看法应该是
A.给同学取绰号都是侮辱同学的行为 |
B.取个绰号,没什么大不了的 |
C.故意给同学取不雅的绰号,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
D.叫人绰号是同学亲密的表现 |
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A.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
B.突显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
D.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