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德国的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偶尔帮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割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洗鞋子;14—16岁的孩子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的孩子如果父母上班,每周要给家里大扫除一次。
材料二:不要把自己应做的劳动活儿转加在母亲和父亲的身上。你要用实际行动尊重父母的劳动和休息,你学习好,爱劳动,就是给父母以欢乐,把这种欢乐奉献给他们吧。不要用任何事使他们伤心。不要让父母把一切好东西都给你享用。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一个人成长有什么好处?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请你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感受其中的人生道理。图中反映的是我们青少年应具备什么品质?我们要怎样培养这种品质?

小伟曾是一个调皮的学生,上课讲闲话,有时还跟老师顶嘴,回家也不做作业,自从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后,他有很大转变,上课随意讲话少了,听老师话了,也开始做作业了。可是同学们仍然把他当坏学生,故意远离他。小伟很自卑,不知怎么办?请你帮他指点迷津。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去会见某外国元首。那个国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在和周总理礼节性的握过手之后,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手帕放回了兜里。这时,周总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洁白的手帕扔进了垃圾箱!一生节俭的周总理,用一块洁白的手帕,又一次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请根据周总理的故事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尊的优秀品质?

某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同学在本市公园游玩时,看到了以下温馨的提示语,请细心阅读这些提示语,并完成相关的设问。
绿地:芳草萋萋,踏之何忍;景观雕塑,请勿攀爬;花木共赏,人人呵护。一草一木显温情,一举一动见文明。
水体:儿童在此玩耍,须有大人陪同;水深危险,请勿嬉玩;;小心落水,禁止游泳。
⑴若你在公园看到这些提示语,你将会怎么做?
⑵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提示语的?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是要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形象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中国梦具体的实现方式,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中华民族在本世纪头20年的梦想是什么?
(2)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调研方式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