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天下着小雨,一位老人突然倒地,安详地走了。路人看到了,纷纷停下给老人撑伞。他们中有警察、有百货店的员工,都是素不相识的人。一拨一拨地轮换,直到老人的亲属赶到。这一把把小伞,撑起了老人最后的尊严。
材料二:2014年6月4日下午,当看到有人从娄底二大桥坠河,在桥下躲雨的5名河南民间杂技艺人来不及脱衣服,接连扑河救人。最终,32岁的河南青年殷晓非体力不支,沉入涟水河。次日凌晨,当英雄遗体找到时,还保持着环抱托举的姿势,现场群众痛哭失声。
请你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简要谈谈对材料一“雨中撑伞”一幕的认识。(两个方面即可,4分)
(2)你打算怎样向那些撑伞的平凡人及救人的英雄学习?(至少三个方面,6分)
2014年5月1日上午,“中国万达”2014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3站)在我市成功举行。下面是这次赛事中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选手董存林正在热身。他第一次来东营就被这里的美丽“俘虏”了,准备跑完马拉松再呆几天,好好看看东营。
(1)作为一名热心市民,请你向董存林推荐我市的几处旅游景点。
镜头二:市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非常高兴:“近五年来,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的影响力大增,东营市民热衷马拉松的人数每年也在成倍增长。今年东营马拉松首次升级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分站赛,有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人参赛。自去年以来,在央视直播的基础上,增加航拍项目,全面展示了赛事盛况和我市的城市风貌,提升了赛事层次和东营知名度。”
(2)请分析东营马拉松赛成功举办的意义。
镜头三:“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各国选手来到东营!加油,加油,勇往直前,长跑选手,胜利凯旋!” 道路两旁,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为参赛选手鼓劲加油。
(3)成为一名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4)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你能为东营马拉松赛做些什么?
(5)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是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新看点:第一,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第二,首次在地外天体巡视探测。第三,首次对月面探测器的遥操作。第四,首次研制我国大型深空站。第五,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探测。第六,首次研制建设高水平特种试验设施。
(1)两个 “第一个”和六个“首次”。“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力量源自于什么?
材料二:2014年3月26日上午,荣乌高速东营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由于雾霾天能见度低,次生事故相继发生,最终导致49辆车连环相撞。网友亦心发帖说:“3月26日,东营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一百米,楼主一不小心连闯四个红灯,这样的天气不知道交警叔叔会不会罚钱,无辜呀。”
(2)雾霾天气已严重影响我市市民的正常生活。请为我市治霾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黄凤是一名普通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家出走,给她留下的是高位截瘫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这位仅有6岁的女孩身上。11岁时,她推着400斤重的铁板车行程500多公里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布……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能够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奇迹也许就会发生!” “最美孝心少年”黄凤的事迹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请结合材料分析,黄凤的事迹为什么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4年 4月16日上午,韩国载有476人的“岁月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海域发生沉船事故,截止5月15日遇难人数增至284人,有20人失踪。发生海难时,韩国多名教师沉船时勇救学生罹难。李海峰(33岁)老师,在沉船时成功救出了悬吊在栏杆上的十多名学生,当他准备再次进入船内救学生时,自己却遭遇了不幸。南允哲(35岁)老师在船舱紧急出口附近给学生们分发救生衣,帮助学生们疏散,最后时刻都在营救船内的学生们。沉船事故中船长伪装乘客率先逃出,因涉嫌没有采取乘客救护措施就率先逃离现场等罪名,已于4月19日被拘留。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岁月号”船长为什么会被拘留?
(2)客轮遇难时,两位老师是怎样承担责任的?
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怎样进行自救?
今年“五一”期间各大媒体转载这一新闻:重庆女公交司机熊跃林,家境富裕,住别墅开宝马,坚持开公交18年。每天早上5点20分,她就要起床洗漱,在6点以前到达126路公交车站场开始一天的辛苦工作,她开公交车从来准时准点,还每天打扫车厢,做脏活累活很勤快。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内容,请你谈谈熊跃林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