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是( )
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
甲(顶生)×乙(腋生) |
191腋生,201顶生 |
甲(顶生)×丙(腋生) |
110腋生,114顶生 |
甲(顶生)×丁(腋生) |
298腋生 |
A.腋生,甲和丁 B.顶生,甲和丙
C.顶生,甲和乙 D.腋生,乙和丙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厌氧呼吸 |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需氧呼吸逐渐减弱 |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
D.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组成单位之一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
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