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雪
白居易
(元和十一年,于江州)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在众多的咏雪诗篇中,这首小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诗人从哪些方面写出“夜雪”之“重”?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2)这首诗歌传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诗一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①上苑:指在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御花园。一诗一词都写到了“梦”,梦中的情思分别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一诗一词都运用“春风”这个意象,试分析各自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完成题目。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雨线。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如何描绘?(3分)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结合词句,请说说上阕表现了词人的哪些情感?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历来被后人称道,说说你读这一句词表达特色方面的体会。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bó):字墨仙,明朝休宁人。结合上阕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答: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试举两个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