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起来的?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材料二的“变革”中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分)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给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5)俄国、日本的两次改革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1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对人性的、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分别指的是哪两大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
(2)17世纪英国通过哪一事件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确立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最终在这个国家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18世纪的美洲哪个国家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3)材料二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到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人类历史开始步入什么时代?

20世纪前半叶,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总结两次大战爆发的惨痛教训,弱小国家的境遇令人唏嘘同情,发人深省。
材料一

材料二 1939年9月拂晓4时40分,正当波军官兵还在睡大觉的时候,德国法西斯撕毁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出动了2300架飞机和上万门大炮,对波兰发动闪电战,进行猛烈的轰炸和炮击。落后的波兰军队甚至以骑兵对抗坦克,虽然英勇,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军覆没。
请回答:
(1)图一中奥匈帝国以什么事件为借口,对弱小的塞尔维亚宣战,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图二中四人策划了什么阴谋,牺牲了哪一个弱小国家的利益?
(2)结合图二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弱小国家的遭遇中,你认为应该怎样预防国际性战争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二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美国)
材料三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地位变化的内因。(3分)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
(3)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对比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侯,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三、废藩置县;引进西方枝术,置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70年设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枝师,引进先进没备和管理方法……;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反映了林肯什么样的态度?
(2)材料二、三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在土地问题上分别有哪些规定?在近代中国与这两个事件性质相同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措施。(不得完全照抄材料)
(4)材料三中相关措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