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这些主张?
(2)依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一一伯里克利
材料二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民主政治”是由谁在何时开始建立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很什么?其所说的“平等”《人权宣言中》的平等是否一致?为什么?
⑵你是如何理解伯里克利所说“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的?
⑶上图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权力机构?该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由此判断该国家的政权形式是怎么样的?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提案“未提先热”,受到各方瞩目,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共鸣。据此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2)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你认为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有何意义?
30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并写出该条约中最能体现中国完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致电毛泽东
材料二 “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遵照中正(即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概括,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指出蒋介石谈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谈判?
(3)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这个成果实现了吗?请用史实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洋军阀袁世凯为适应政治上复辟帝制的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1912年袁世凯下令尊崇伦常,要“全国人民恪守礼法”。1913年又颁发了“尊崇孔圣”的通令。并查封大批进步书刊,许多报人遭逮捕、枪杀,使当时国内报刊锐减300多种,酿成“癸丑报灾”。
材料二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文文明,当以科学与民主为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北洋政府“尊崇孔圣”的原因是什么?
(2)北洋政府的行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掀起的标志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指出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俄国十月革命后有什么新的内容?
(4)这次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联系?
(5)材料二中陈独秀的观点与今天我们倡导的“读经典”活动是否矛盾?你认为对于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