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 )
| 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
下列哪一文献不是毛泽东思想在成熟之后有了新发展的标志()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 B.《论人民民主专政》 |
| C.《论十大关系》 |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在()
| A.中共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延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道路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 B.《民报 》 |
| C.《新青年》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是因为它()
| 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 |
| B.是国民党一大审议通过的 |
| C.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
|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过程的是()
| A.孙中山 | B.陈独秀 | C.李大钊 | D.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