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在代表们提交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关心的物价、医改、住房、就业、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道理?
(14分)某地中学生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8分)
(2)对于互联网存在的弊端,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你应该如何治理?(6分)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带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
请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8分)
(16分)
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分)
(2)为了很好地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10分)
(12分)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10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谈谈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道理?
(12分)
2008年以来,我们经历了罕见的挑战和风险,也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A企业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龙头企业,面对金融危机,该企业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主打原有的拳头产品的同时,及时抓产品结构升级,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通过把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赢得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主动,实现快速持续稳健发展。
请你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A企业为何能在应对这次危机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