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中图景?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词人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练习(每小题3分)。
倦夜(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诗歌以“倦”字引出下文,结合全诗,分析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8分)
满 江 红①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次韵平甫①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石的三弟王安国。②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③乘桴:乘小筏。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旧时指日本。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