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
材料二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气候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利:___________ ;
弊: 。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农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 。
(3)乙图中②③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请根据影响②③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把下列相关内容的代号填到方框里。
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②市场广阔 ③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④机械化水平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许昌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是世界上最大发制品生产基地,一直占据着美国发制品市场份额的65%以上。许昌发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通过2 000多个收购和销售网点,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地以及中国各地的人发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许昌,经过许昌姑娘的精心梳理,变成了各种漂亮的发制品,又运往美国、西欧、韩国、日本、俄罗斯、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假发生产属于____导向型工业,许昌大力发展假发生产的最大优势是_____。
许昌发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假发生产企业之间具有________上的工业联系,这些企业大量集聚的优点有哪些?
为了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下面设计了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4cm×30cm的竹片2片(也可以用木片替代)
实验步骤:(1)两手握竹片两端加力,竹片产生变形。
(2)继续用力,先慢后快,竹片折断。
(3)竹片折断瞬间,两手虎口处有震感。
(4)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相似。
实验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
褶皱、断层和火山活动都可以形成高山,将下列世界名山与对应的地质构造相连。
A喜马拉雅山①断层
B泰山②火山
C富士山③褶皱分析说明背斜成谷的原因。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
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说出该流域内的地势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