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1是研究人员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草原一野兔种群数量入值的变化曲线。图2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光合作用总量减去呼吸作用总量)的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1)图1表明,该种野兔在前5年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型增长,第5—10年λ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稳定性。
(2)图2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生物能否构成该草原的生物群落?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3分析:草原的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__________之间,这样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从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来看,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图中c点,生物多样性会_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价值。
下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7为其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其余数字表示的是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5是囊泡,5的膜能与6的膜融合在一起,这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2)图中参与合成和分泌7的细胞器是(填序号),其中8通过一作用为合成和分泌提供能量。
(3)确定该细胞为真核细胞的依据是。
(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细胞器是。
(5)该细胞不能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原因是。
(6)图中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其合成的蛋白质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填生物学名词)。
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
(1)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
(2)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①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②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 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上图所示,若以此数值作为所有小方格的平均值,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个/mL。(代表酵母菌)
③血球计数板使用完后,用_________,切勿用硬物洗刷。
④该生物社团同学连续7天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试管A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此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柱形图_________。
⑤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着培养液中_________而逐渐减少。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有__________ 条食物链,其中鹰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3)在草→兔→鹰的食物链中,如果鹰体内的能量增加1. 6×l05 kJ,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至少消耗草体内的能量是__________kJ。
(4)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地土壤受到污染,则__________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一种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⑥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图1中___________(填序号)复杂程度有关。
(3)2014年11月12日,在北京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温室气体排放美国计划于2025年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排放达到峰值,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实质是减少图1中___________(填序号)的碳排放量。
(4)图2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型,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骨胳肌会不自主的战栗。请用A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箭头表示该体温调节反射弧:___________。
(2)B图表示③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情况,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兴奋在⑥处的传递特点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被针刺后迅速缩手并大叫疼痛。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中枢以及言语区的___________参与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