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升高。
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和磷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事实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状态,脑中含水量约为84%而呈溶胶状。
(1)事实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事实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事实四中差异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光合作用光反应的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叶绿体色素存在于图中()(多选)
A.P680
B.Cyt b6f
C.PC
D.P700
E.Fd
(2)CF0和CF1即___________。暗反应有关酶存在于______(甲/乙)侧。
(3)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侧的H+只来自于水的分解
B.所有的叶绿素a分子都能光解水
C.NADPH是最终的电子受体
D.光反应时既消耗水分子,又生成水分子
Ⅱ、为研究杨树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特点以及外界条件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外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如株高、叶片数等)的杨树苗进行实验。
实验一:选取4组杨树苗,分别对第2、4、6、8片叶进行14CO2标记,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一中数值;
实验二:另取两组杨树苗,对第5片叶均用14CO2标记,实验组的第7片叶用黑纸罩上,三天后,测每株苗各部位的放射性相对含量,结果见表二中数值。
(注:表中数值均为百分比含量,*为放射性标记叶片)
(4)14CO2在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_反应过程被利用。
(5)比较实验一中四个组的实验结果,叶2和叶4的光合产物大部分并没有运输出去,这是由于第2、4叶片仍处于幼龄阶段,所以 。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
(6)叶序相对小的叶片会主要将其光合产物运向叶序________(大/小)的叶片,根、茎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序________(大/小)的叶片。
(7)从表2可以看出,黑暗能够_________(促进/抑制)有机物向第7片叶的运输。要想进一步证实你的推论,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处理方法是:将第7片叶用单层纱布袋罩上,检测第______片叶的放射性相对含量,如果其放射性相对含量 说明你的推论是正确的。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必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是 。
A.称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B.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细菌
C.用酒精擦拭双手
D.溶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2)按功能分,筛选该菌株时所用的培养基称为 ;该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的成分有 (多选)等。
A.琼脂B.葡萄糖C.硝酸铵D.纤维素
(3)此菌株在培养过程中能被利福平抑制,下列微生物中也能被利福平抑制的一组是()(多选)
A.支原体
B.手口足病毒
C.自生固氮菌
D.小球藻
E.根霉
F.硝化细菌
G.产甲烷菌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
图1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图像,图3表示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图。
(1)图1中[ ] 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 (物质)可以通过该结构。(举一例即可)
(2)若图1是一个增殖细胞,与其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的有 。科学家利用含3H标记尿苷(3H-UdR)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并在其中加入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和测量到 。(多选)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U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中有纺锤丝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3)图2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此细胞属于图3中的 段。
(4)用32P标记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5)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形成红细胞、血小板、碱性粒细胞、单核粒细胞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多选)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B.血小板、粒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物完全不同
C.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红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其中GLUT2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Na+/K+ATPase是钠钾ATP水解酶。
(1)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形成微绒毛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______(多选)
A.催化B.运输物质C.信息交流D.密封细胞间隙
(3)据图示分析为什么说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和已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
A.编码以上蛋白质的基因也存在成熟红细胞中
B.Na+/K+ATPase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
C.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同时也运载肠腔中的氨基酸
D.Na+/K+ATPase所需ATP来自此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类囊体膜
E.若GLUT2蛋白突变失活,机体将无法吸收葡萄糖
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是______(填字母),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结构c部位______(能/否)分解葡萄糖,原因是______。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OB/B点之后),若图乙只发生①②过程,则对应图丙的是____________点。
(4)丁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mg。
(6)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______(左/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