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快了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同时在中苏边界布置重兵。针对这一形势,中国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
C.参加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
D.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报道: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听说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这反映出
A.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
B.“共产风”刮向山东 |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
D.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1949年6月,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当时报头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图1);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行楷(图2);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图3)。《光明日报》报头的替换体现了
A.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
B.新闻报刊的发展与繁荣 |
C.“双百”方针受到破坏及其恢复 |
D.“左”倾错误对报刊的影响 |
《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B.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专制皇权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