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材料二 在近代世界,英国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并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的。……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能够与时俱进,这二者在英国都得到了体现。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根本没有民主权力……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封建转帝制”这一转型时期的主要政治特征。(6分)
(2)用相关史实来证明材料二中关于英国“制度创新”的观点。(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来在政治实践方面是如何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
御史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表明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
C.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 | D.同欧陆列强结成联盟 |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二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 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一一《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看下面问题回答:
(1)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2)隋唐之前的历代王朝采取什么方式选拔人才?再结合科举制度从隋唐产生和明清衰落的史实,评价其历史作用。
(3)1905年,清政府正式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的学校教育制度。简要叙述清末新教育制度是怎样兴起和取代科举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