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材料说明古希腊( )
| A.直接民主确保人权 | B.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
| C.海外殖民体现霸权 |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 |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
|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
|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
|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
|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
|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
|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山阴志》 |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
|
| 《临安志》 |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
|
| 《四明志》 |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
|
| 《绍兴志》 |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