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A.天朝上国观念 |
B.闭关锁国思想 |
C.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
D.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其主要形式是
A.建立人民公社 |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实行政企分开 |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重利轻义 | B.工商皆本 | C.实业救国 | D.重商轻农 |
“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灌溉工具 | B.供风工具 | C.纺织器械 | D.铁制农具 |
南宋的《都城纪胜》记载,当时临安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
图6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
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
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
D.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革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