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学者认为推翻封建统治以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讽刺画。下列作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上述情绪的是
| A.《自由引导人们》 | B.《等待戈多》 |
| C.《格尔尼卡》 | D.《人间喜剧》 |
十月革命发生后成立的苏俄政府与同盟国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 )
| A.使德国把军队从东线调回西线发动新的攻势 |
| B.促使美国放弃“中立”政策转而对德宣战 |
| C.加速了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进程 |
| D.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军事力量 |
“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
|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
| C.战争态势的发展对协约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
|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
|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
| B.借此与双方进行贸易,扩充美国的实力 |
|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
|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 |
下列关于山东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 |
| B.山东问题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的 |
| C.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
| D.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 |
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中国等九国参与制定
②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③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受到遏制
④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受到尊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