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清末新政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
A.察举制 | B.封国制 |
C.郡县制 | D.科举制 |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
A.维护了社会公平 | B.有利于专制统治 |
C.促进了文化融合 | D.加强了民族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