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 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一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去医院,我去找他爹, 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 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 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⑴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 ___________ 。
本文描写人物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 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中三次细写了 “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简析后母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枣情(节选)
蓦地,我撒腿冲上后山,来到那片我从来无心光顾的酸枣林。星星点点的小酸枣挂在长满刺的树丛里,阳光下,红艳艳的,分明是一颗颗赤诚纯美的童心。远处酸枣枝头挂着的是什么?是那个男孩匆忙中丢下的小书包!我忙过去取下它,紧紧地贴在胸口,心里觉得暖暖的。
我喝着按孩子们的“药方”泡制的酸枣茶,不单是为了治病,更为了珍惜孩子们的那份真情。伴着枣香,我的失眠竟奇迹般地消失了。我相信,是那浓浓的酸枣茶,更是那真诚的童心的抚慰,治好了我的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蓦地:
抚慰:
(2)“伴着枣香,我的失眠竟奇迹般地消失了”一句中“奇迹般”地消失说明了:
。
(3)为什么说当“我”把书包紧紧贴在胸口的时候,“心里觉得暖暖的”?
(4)为什么说“是那浓浓的酸枣茶,更是那真诚的童心的抚慰,治好了我的病”?
拓展阅读。
迟到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呵护中度过的。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梳头、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要迟到了,()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我低声向妈哀求说:“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站到床前,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我挨打了!
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妈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迟到了,()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没做好?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
正在静默的当中,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原来是爸爸站在窗外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递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由于这件事,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我”为什么常常怀着恐惧的心情去上学?
(3)文章从哪里看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
(4)请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5)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6)请你写出关于守时守信的名言。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在德国的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而来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货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车站。假如他来不及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间回过头,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或挽救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上——火车轰鸣着驶过铁轨,孩子丝毫未伤。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扳道工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许多记者在进一步的采访中了解到,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有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住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诫儿子说:“你长大以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他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1)请用文中带点字的另一个读音组一个词。(2分)
难( )间( )朝( )倒(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2分)
呼啸而过(ér ěr)几乎(jī jǐ)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填空。(3分)
①这位扳道工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儿子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这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傲霜篇(节选)
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是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那棵枝叶婆娑、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它肥大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了。还有,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天夜里起,叶子就在刷刷拉拉地往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哦,真有点儿“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昨天黄昏的时候,它们还都含苞未吐,只一夜的工夫,就展蕊怒放了。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含苞未吐()
(2)“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的原因是什么?
(3)“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请在文中画出描写这种样子的句子。
(4)文中作者把菊花与什么做对比?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秋山是个园假山艺术的顶峰,具有北方园林雄伟瑰丽的色彩,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雪墙,墙上开了四个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游个园一周,真是如历四季。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个园的主要特点?请写在下面
(2)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3)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 “个园”名称的来历?请写在下面
(4)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5)全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结构?( 在正确答案上打对号)
1)总-分 2)总-分-总 3)分-总
(6)你能写出像文中 “秋高气爽”这样描写秋天的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