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中部,卡门附近一处自然奇景。由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的巧克力山,高度介于40到120公尺之间。每到丘上“干草堆”干枯时便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这个名字由此而来。回答下列各题。推测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
B.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
D.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
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最佳旅游时间在
A.12—2月 | B.3~5月 |
C.6—8月 | D.9~11月 |
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①地壳陷落 ②熔岩阻塞 ③冰川侵蚀 ④海底抬升 ⑤河床阻塞
A.①和② | B.③和⑤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
①北太平洋暖流②加利福尼亚寒流③阿拉斯加暖流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从水循环来看,以下对小岛(右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②夏季水资源丰富,造成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③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河西走廊某地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见下图)。该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岩浆活动升 |
2010年2月3日,兰渝铁路甘肃境内渭源段崔家河特大桥基桩工程已胜利完成施工,取得了桥梁施工的阶段性胜利。该铁路计划工期6年,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下图为兰渝铁路经过地区及部分路段的等高线示意图。兰渝铁路主要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是因为()
①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②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④受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据此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西宁地区气候的季风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西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西宁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易结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