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小明上学某一天的“所见”“所闻”“所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景一:清晨,小明来到学校,见门口多了一位警察。班主任告诉小明,为了保护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重庆市开展社区民警进校园活动。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
情景二:
【闻】下午,小明听了一场法制讲座。法制校长讲述了一个案例:中学生小王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后来小王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情景三:
【行】法制讲座后,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远离犯罪,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班会活动。小明和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1)情景一中的这些变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
(2)结合情景二,分析小王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正确对待择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后,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学校校车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黄颜色可爱的“嘟嘟嘴”校车。这种校车在可爱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对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的保护。
(1)材料体现了我国哪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2)思考:在国家和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青少年在生活中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

“出气网”是宣泄烦恼、调节不良情绪的专业网站,有些人却利用出气网攻击他人、辱骂同学、同事、上司甚至父母,这使得出气网成了恶语集中营。有人认为,表达情绪是个人的自由,只要能排解不良情绪,采用什么方式都无所谓。
请你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九年级某班打算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时政播报】
热点一:2013年全国两会, “校车安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热点二: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1)以上时事资料可以通过查阅报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搜集。
【原因探究】
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给予特殊保护?
【共同责任】
(3)保障安全各方有责。请填写下列表格

角色
应承担责任
国家

学校

【自我警醒】
(4)安全重于泰山,未成年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材料一:某教师因怀疑学生王某偷了同学10元钱,便凶狠地在其脸上刺了个“贼”字。12岁的刘某因父母离异,只身外出打工,露宿街头,一天晚上竟被人惨无人道地打成重伤……
材料二:有关资料表明,2003年我国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高达45%,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33%。1999年至2003年间,青少年犯罪人数增长4.7%,刑事案件作案率增长1.4倍;同时,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势头明显,犯罪类型增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严重问题? (请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作答)
(3)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12年5月8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在下班途中,看到一辆失控的大客车即将撞向本校的两名学生时,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面去将两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却被大客车轧断双腿,导致双下肢被截肢。张老师受伤后,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门分别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材料二:另据报道,2012年5月29日,杭州公交汽车公司司机吴斌在行车途中,突然被意外飞来的铁块砸成重伤,在承受巨大的疼痛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车上乘客的安全,先踩刹车,将车停稳,然后向乘客交代下车事项,才考虑自己的伤痛。吴斌师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而他车上的乘客却都安然无恙。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张丽莉和吴斌都是有责任感的人,你知道我们的责任有哪些吗
(2)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1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