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寒意依旧,京城一群男女在奥林匹克公园进行第四届“光猪跑”大赛(参赛者须穿着内衣裤跑完3公里赛程),以此方式倡导人们亲近自然、健康生活。在参赛者跑步过程中,正常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元、脂肪分解加速 |
| B.通过反馈调节,内环境仍可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
| 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活动加强 |
| D.“光猪跑”过程中产热量会增加,散热量会减少 |
某国科学家发现用合成的蛋白质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关键蛋白质gp41,使其不能与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使病毒无法顺利入侵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人的免疫系统,人体内所有艾滋病毒可构成种群 |
| B.检验多肽和蛋白质的试剂都可以使用双缩脲试剂 |
| C.蛋白质合成主要在核糖体上完成 |
| D.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可调节生命活动 |
2009年7月22日,由北京科兴生物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京开始临床实验。疫苗共分3种类型:加佐剂灭活疫苗、加佐剂裂解疫苗。整个实验计划招募1600位受试者,分为3-11岁儿童、12-17岁少年、18-60岁成人、60岁以上老人四组,每组又分不同剂量进行。每人都会在相隔21天的时间点接种两针。对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有效性的目的 |
| B.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剂量的目的 |
| C.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
| D.本实验应用了对照原则 |
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及其中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核糖体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 |
| B.图中(2)扩大了线粒体内膜的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 |
| C.完成过程(3)需要ATP、脱氧核糖苷进入线粒体 |
| D.完成(4)过程需要的RNA不止一种 |
由中科院院士、长春应化所汪尔康研究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研究员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模拟生物膜体系的生物电化学研究”,日前在北京通过了国家基金委化学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成果,对生物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属于生物膜,并且是双层膜结构 |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组成,但不会改变其通透性 |
| C.生物传感器的原理与细胞膜上的糖被有关 |
| D.生物电化学的研究应该与生物膜上的带电粒子有关,与蛋白质无关 |
进入21世纪以来,“RNA干扰”被《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首。正常的mRNA称为正义RNA,而与正义RNA互补配对的RNA称为反义RNA,正义RNA与反义RNA混合后生成双链RNA,正是双链RNA产生RNA干扰现象。双链RNA在生物体内是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经酶切后会形成很多小片段,这些小片段一旦与mRNA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mRNA失去功能,就是使基因“沉默”。研究表明,一些长度较短的RNA能够对细胞和基因的很多行为进行控制,如打开和关闭多种基因,删除一些不需要的DNA片段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链RNA中两条链之间靠氢键连接 |
| B.利用“RNA干扰”技术可以让HIV、禽流感病毒等RNA病毒基因沉默 |
| C.该机制主要发生的细胞质中,抑制了转录和翻译过程 |
| D.切割双链RNA的酶可能是内切酶也可能是水解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