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生小王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El志:今天的一条新闻让我感到痛心: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者在医院救治。此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校园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1)事件中受害学生的什么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你为维护校园安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美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在某中学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在其中一个班宣布:你们是经过精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之后他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十几年追踪研究得出惊人的结果,这一个班的人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许多人出类拔萃。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名律师,有的成为教授等等。
材料二:面对期中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特别是遇到关乎升学的重大考试,有的同学就会“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校长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上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不会的题”。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2分)
(2)李平同学按照校长的教导,在考试中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试想,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一举一动都盯得死死的,弄得我一点自尊都没有了,我在家里都快透不过气了。”初二年级的天天激动地说:“我觉得自己和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和他们交流了。”天天说,自小学五年级发现父母经常翻她的书包、偷偷看她的日记后,她就感到很反感,但也很无奈,“我也抗议过啊,说他们侵犯了我的隐私权!但他们却说他们是家长,有权管我的一切。”
(1)用所学知识分析天天产生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天天父母的这种做法?
(3)“我觉得自己和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和他们交流了。”天天的这种想法如果变成现实,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4)请你帮天天支招解决天天的烦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父亲、母亲,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
你了解和爱自己的家及父母吗?
请结合自身的实际,完成下列内容:
(1)你现在的家庭结构类型属于家庭,因为:。
(2)用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写出你对家的认识。
(3)家庭是我们幸福的港湾,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给予我们无尽的爱。请你各用两个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夸夸自己的父母。
父亲:
母亲:
(4)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
材料一:2012年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材料二: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威胁到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健康。2012年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享有路上“优先权”,可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
(1)材料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什么保护?
(2)请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护佑生命安康”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特别提出“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2012年2月27日,中宣部举行了“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全国各地中小学也都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以下是初一某班QQ群中小晴和小雨同学的聊天记录。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只要有了人生目标,人生就会有意义,请运用七年级《思想品德》“让人生更加灿烂”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对于搀扶跌倒老人却被诬陷事件,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学雷锋时也要增强什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