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①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
②华颠:头发花白。作者在词的上片叙写行程是如何实现地点转换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3分)
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①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舔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周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本诗约作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今杭州),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又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有人说,本诗题目就表明了作者漂泊无归之感,请问哪个词语体现了这层意思?试结合诗歌内容略加分析。
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
“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
答: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