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 cm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二分之一露出水面。若g取10N/kg,求:
①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②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是多大?
③若木块横截面积为容器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在水中静止时,盛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则将木块从如图所示位置缓慢压至容器底部,若水不会从容器中溢出,压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已知将木块从如图所示位置缓慢压到刚好全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压力是变化的,该变化的压力所做的功,可以用一个恒力所做的功来代替,这个恒力的大小等于最大压力的二分之一。精确至0.0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卫星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2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15千米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100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下去,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安全降落以后,嫦娥三号将打开太阳能电池板接收能量,携带的仪器经过测试、调试后开始工作.随后,“玉兔号”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
(1)当“嫦娥二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 (变大/变小/不变).
(2)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 |
B.“嫦娥三号”高速降落时将由于摩擦而导致表面温度急剧升高 |
C.相对月球,“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的势能更大 |
D.“嫦娥三号”登月时打开降落伞可以辅助减速 |
(3)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质量为1200kg,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时,重力对它做的功为 J(g取10N/kg).
(4)月球车工作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来的,它在月球上要耐受300℃的温度差.对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的成因,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解释:(说出一点即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 间的温度差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3)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4)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阅读下列有关声速与气温的小短文,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
气温影响地面附近空气,气温高,地面空气变得稀薄,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附近传播速度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是由于钟______产生的,客船里的乘客听到的钟声是通过______而传来的,主要是利用______来区分出是钟声的.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 ① ,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 ② 。
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① ② .
(2)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 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 中.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下雨时产生的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⑴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
⑵ 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
A.蝙蝠 | B.猫 | C.狗 | D.大象 |
⑶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是/不是)噪声.
⑷ 科学家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发声,还是雨滴落水发声,都是由于气泡的 产生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⑸ 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下列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填序号).
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