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10分)
材料一 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2014年3月1日,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材料三 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 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 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大屠杀”的“遇难者”是些什么人,它说明了这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2分)
(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2分)
(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试结合世界近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给你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大战进行了4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战场上不断使用新式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资和人员伤亡。
参战各国共伤亡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超过1000万,经济损失达34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中“大战进行了4年多”指哪一年至哪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很多,其中中国参加了哪一方作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外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请回答:
(1)美国内战爆发于哪一年?美国内战期间的美国总统是谁?
(2)材料中的“两种制度”指哪两种制度?
(3)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美国内战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共产党宣言》起草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材料一解析了推动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一点明了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二也是关于工业革命的论述,说得有道理吗?你能就此作简要说明吗?
文化成就与作者
力学三定律达尔文
相对论列夫·托尔斯泰
《英雄交响曲》牛顿
《复活》爱因斯坦
《物种起源》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