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

(1) 请分别写出为图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图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两个人物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朝代。(2分)
(2)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之路。它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文化等连接起来。下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连线丝路上的不同文化。
敦煌莫高窟                    印度文化
种姓制度                      中国文化
《荷马史诗》                  阿拉伯文化
《天方夜谭》                  希腊文化
(3) 图一和图二展示的都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古代人类文明的交往还有的哪种方式?
(4)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站在图1和图2这两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哪些“历史”?(各写出一点即可)
(2)请再举出我们河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各一处?
(3)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指出A图中三巨头分别是谁?雅尔塔会议产生了哪些作用?对战后世界有何影响?
(2)指出B图和C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标志性意义是什么?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它们分别在美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
(2)美国充分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请列举美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的两项重大发明。(2分)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4)在活动总结会上,陈明同学准备作《美国崛起的启示》的发言,请你为他拟一个发言提纲。(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巴西、意大利、奥地利、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
材料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贫富分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世界三大富豪的财富目前已超过3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相当于全球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然而,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材料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四: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三,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四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观察组图回答问题:

(1)图一会议宣告了什么?图二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2分)
(2)图三会议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使我国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2分)
(3)以上哪两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作用?请解释这两次“转折”作用。(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