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表中自强事业的主持人:李鸿章):
时间 |
自强的事业 |
时间 |
自强的事业 |
同治四年(1864年) |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
同治九年(1869年) |
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
同治十一年(1871年) |
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
光绪元年 (1875年) |
筹办铁甲兵船 |
光绪二年(1876年) |
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学习造船和驾船。 |
光绪六年 (1880年) |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道。 |
光绪十一年(1885年) |
设天津武备学堂。 |
光绪十四年 (1888年) |
成立北洋海军。 |
材料二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他特别注重海军,……李鸿章办海军第一个困难是经费。经费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中国 当时的财政制度,如同一般的政治制度,是中古式的。……所以在甲午之战以前的七年,中国海军没有添订过一只新船。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这种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在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并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是在极廉洁极严谨的领袖之下,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尚且无法杜绝,何况李氏本人就不廉洁呢?……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私人发了财,国事就败坏了。总之,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不是因为路线错了,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
——以上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自强事业的核心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一系列自强活动中设机器制造局、设武备学堂派军官出洋留学和建造船厂铁路三者之间有何联系?(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李鸿章自强活动失败的原因。(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见以下图片资料。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与毛泽东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
(2)后来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该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3)请写出材料二两幅图片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
(4)从材料二种的图一到图二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活力浙江,多元化发展】
材料一:201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比重超过80%,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中超过40%。
材料二:
材料三:小明家庭的收入情况如下:爸爸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3200元,还有津贴800元,合计约4000元;妈妈是私营企业的经理,工资3000元、管理补贴1000元、股份分红约1500元,合计约5500元。
(1)材料一中的经济成分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哪一种经济形式?这一经济成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怎样的?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109年(1840 -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在材料一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最后把中国推向“深渊”的是什么侵略战争?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资产阶级发动的哪些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2)材料二中“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1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赴后继”而牺牲的民族英雄。
(3) “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的摸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
(4)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
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其实这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
(1)请以鸦片战争为例,指出该场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战争史话】战争中有很多元素因“第一”而载入史册。如原子弹首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请你再列举两个与战争有关的“第一”。
【战争创伤】2012年2月,日本右翼分子河村隆之发表“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言论。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他们的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及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情感,引起了极大愤慨。
(3)请你举出两例事实证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罪行。
【战争启示】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4)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方法有哪些?
【品读《茶馆》】
(第一幕:1898年初秋)
常四爷: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鞋大衫,洋布裤褂……
泰仲义:把本钱拢一块,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泰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1)“常四爷”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马关条约》的哪些条款直接相关?
(2)“开工厂抵制外货”是当时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
(第二幕:抗日战争胜利后)
泰仲义:拆了!我四十多年的心血啊,拆了!……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吗?我问你!
(3)“这样的政府”指哪一政府?其统治区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续编《茶馆》】
(第三幕:2014年)
记者:秦先生,了不起啊!你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还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巿,佩服!
秦建国:多亏了国家,让我的梦想成真!
(4)运用所学知识,将对话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