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强的事业颇多,我先择其要者列表于下(表中自强事业的主持人:李鸿章):
时间 |
自强的事业 |
时间 |
自强的事业 |
同治四年(1864年) |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
同治九年(1869年) |
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
同治十一年(1871年) |
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
光绪元年 (1875年) |
筹办铁甲兵船 |
光绪二年(1876年) |
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学习造船和驾船。 |
光绪六年 (1880年) |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道。 |
光绪十一年(1885年) |
设天津武备学堂。 |
光绪十四年 (1888年) |
成立北洋海军。 |
材料二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他特别注重海军,……李鸿章办海军第一个困难是经费。经费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中国 当时的财政制度,如同一般的政治制度,是中古式的。……所以在甲午之战以前的七年,中国海军没有添订过一只新船。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这种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在李鸿章所主持之机关中并没有新式的文官制度和审计制度。就是在极廉洁极严谨的领袖之下,没有良好的制度,贪污尚且无法杜绝,何况李氏本人就不廉洁呢?……外商与官吏狼狈为奸,私人发了财,国事就败坏了。总之,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不是因为路线错了,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
——以上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自强事业的核心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一系列自强活动中设机器制造局、设武备学堂派军官出洋留学和建造船厂铁路三者之间有何联系?(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李鸿章自强活动失败的原因。(3分)
分析材料题。
材料一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东西”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活字印刷是从哪一种印刷技术发展而来的?
(3)《金刚经》、《大藏经》是采用哪种印刷技术印制的?
读图简答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在泰国大城府湄南河支流河畔,有一座很大的帕南车寺,该寺历史悠久,至今香火兴旺。帕南车寺内有一副醒目的对联:“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当地华人以此为骄傲。
(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七度使邻邦有名盛记传异域,三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指的是,它发生在 朝。
(2)这次远航的出发地点是 ,最远抵达 。
(3)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什么借鉴?(2分)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2)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要求举出两条)
在唐朝,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一位书生对同伴说:“我的八股文甚好,必能金榜题名。”
错误:。理由:
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康熙、雍正、嘉庆三个时期
错误: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