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近年来,中日关系又被推上风口浪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中国抗击的是日本的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两次战争有什么的结果如何? 从两次战争中可以认识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自1985年后,每年“8•15”她都带领日本民间团体“铭心会”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今年3月25日,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资料。这是她近年在日本走访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及史料,包括日兵从军日记、战时图片、侵略图、信件等。她说:“日本曾经给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这是不对的,我要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
——摘自新华网
(2)材料二中,松冈环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为什么定在每年“8•15”? “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不但没有反省战争罪行,而且还在不断制造中日摩擦,从中日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我国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历史依据分别是什么?表明中国人民怎样的立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司令员是 。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次改革的历史航标。每一次的改革都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秘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1)材料一所指的1978年召开了哪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歌颂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3)阅读材料三,为了主动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是在哪一年的哪次会议上批准通过的?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图2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完成于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2)从图3和图4的信息看,当时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它的实施有何意义?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规定“第一条: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贯穿着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至少说出二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建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请回答:
(1)“三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一次会议?
(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