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
| B.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
| C.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 |
| D.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 B.争取印度的自治 |
| C.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 D.提高印度民族自尊心 |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纲领的范围有: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教育 ④宗教 ⑤法律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与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有关的是:
①印度教教义 ②伊斯兰教教义 ③基督教教义 ④托尔斯泰等的著作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本主义 |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民主共和屡遭失败 | B.共产国际的帮助 |
| C.中共的真诚帮助 | D.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