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
2010年10月1日,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 B.《汉书》 | C.《唐书》 | D.《清史稿》 |
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①社会危机严重②八股取士制度日趋腐朽③民主思想产生④思想界因循守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
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
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