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西欧国家建立了( )
| A.世界银行 | B.华沙条约组织 |
| C.欧洲共同体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某生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 1872—1894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 1895—1913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爱国货运动”促进了洋务企业的快速发展
B.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逐渐占据经济结构的主体
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D.辛亥革命后官办工业逐渐让位于商办工业
英国社会比较开放,英国人在同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实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使非国教徒能在革新技术和发展工业方面发挥自己的才智。根据对随意挑选的一批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宗教信仰所作的考察,他们中的49%都是非国教徒,而非国教徒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5%。英国还向大陆受迫害的新教徒敞开大门,大批新教徒迁居英伦三岛,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为英国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材料论证的是
| A.英国率先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具有了工业革命政治条件 |
| B.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规模分工扩大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 |
| C.英国宽容开放的宗教对外政策吸纳大批人才助力工业革命的爆发 |
| D.英国殖民扩张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助力工业革命的爆发 |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
| C.施行重农抑商政策 | D.封建土地私有制 |
他们在海上发展了一种“同舟共济”合作关系,登陆以后好不容易占据了一块土地以对付大陆上的敌人的时候,一定还得跟在船上时那样把当时的关系保持下来。这时在陆地上同在海上一样,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哪位雅典政治家的改革最可能导致“同伙的感情会超过血族的感情"的是
| A.梭伦 | B.克里斯提尼 |
| C.阿里斯提德 | D.伯利克里 |
依据下列三幅历史图片的信息,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解读合理的一项是
| A.左为西汉都洛阳,中为唐代都长安 |
| B.左为东汉都长安,中为唐代都洛阳 |
| C.中为唐代都长安,右为北宋都开封 |
| D.中为西汉都洛阳,右为北宋都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