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Ⅰ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
Ⅱ在研究蜜蜂的行为遗传时发现,有一个品系对某种细菌敏感,感染后全巢覆灭,而另一个品系不发生此种现象,因为它能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染病致死的幼虫,因此后者被称为卫生型,前者称为不卫生型。让这两个品系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都是不卫生型的。如果子一代和亲代的卫生型再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①卫生型――打开蜂巢小室,移走死幼虫;②不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不能移走死幼虫;③半卫生型――能打开蜂巢小室,但不能移走死幼虫;④半卫生型――不能打开蜂巢小室,但如果有人帮助打开蜂巢小室,则能移走死幼虫。每种类型约占1/4。请回答:
(1)根据资料判断,卫生型或不卫生型是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2)请根据遗传学的惯例,在Uu、Rr、Gg……中选择适当的符号来表示上述行为遗传中的基因,并写出每个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3)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亲代卫生型的基因型是: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随着大豆的发育过程,田鼠的种群密度,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每隔100米设桩比200米设桩对田鼠种群密度的控制,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直接由决定的。
(3)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所涉及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
(2)图中a段表示电位,b点时膜外是电位。
(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 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离子通道开启(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而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再被细胞利用,则图中结构①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产量分别比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品种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间行均匀种植,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造成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的受粉方式共计有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2)如果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填“宽叶”或“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填“宽叶”或“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矮花叶病是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的,在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毒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图1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开始阶段的0-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个。
(2)6时CO2在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12时到18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__(填“上移”、“下移”、“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下图为某转基因小鼠培育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③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⑥筛选过程通常采用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