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北京的王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盐酸)和84消毒液(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
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
(2)符号"
"的意义是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
(4)已知溴元素(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见下图,二者属于同一
Ⅰ.用 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氖原子_____.(2)结构示意图为的粒子符号_____.
(3)三个铝离子_____.(4)所有锌原子的的总称 ___________.
Ⅱ.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几种,例如:铁是由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填具体粒子名称)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①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
②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天然气可作为家用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性。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自已设计的装置(如图装置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装置一装置二
(1)测量实验需要的具支试管的容积。
(2)在干燥的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皮塞。用瘪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据酒精灯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室中如何测量该具支试管的容积?
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假设具支试管的容积为50ml,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20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6ml,则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由此可得实验结论
④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b、注射器中预先不留一定体积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反应停止试管冷却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⑤若将装置一改成装置二,装置二优点: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 。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3个氯原子 ; 钠离子 。
(3)图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元素。
(4)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③ ,④ 。
(2)A装置试管中装入的固体药品是 ,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判断D装置集气瓶里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在桌面上。
(4)选择A装置作为氧气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理由是 。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
(5)如果用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少量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台上。④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熄灭酒精灯。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6)如何检验所收集到的气体就是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