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种植马铃薯时,通常是将它的块茎切成几块,每块种薯上要保留一个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长发育成为一株马铃薯幼苗,没有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则不能发芽.为了验证该知识,小杨同学设计进行了下面实验.请根据这一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①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1)马铃薯的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
(2)小杨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3)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目的是.
(4)小杨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号试管。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
(3)该实验中,叶片的b 、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
2013年3月,河南新乡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废水顺着麦垄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因此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培养皿中,A培养皿是组,B培养皿是组.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作为实验结果.
(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种子处于期而不能萌发.
(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 组别 |
平均温度 |
光照条件 |
其他培养条件 |
| 甲 |
21℃ |
光照充足 |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
| 乙 |
10℃ |
光照充足 |
|
| 丙 |
21℃ |
光照不足 |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和。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根据上表中的设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
| A. | 防止空气进入 | B. | 防止微生物进入 | C. | 保持温度不变 | D. | 防止肉汤蒸发 |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5)写出一种保存熟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