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人闭关锁国,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觉醒和探索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指哪三次战争?
(2)上图是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屈辱的缩影和见证,请你为这幅图取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3)举出1840年以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并说说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列举并概括其事迹。
材料分析题 (共16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转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5)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2 分)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2分)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近代悲惨的遭遇)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者。这些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战争失败后,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是指什么事件?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地位。
材料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
(3)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4)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当代回归之路)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5)在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说:“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材料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步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1)根据材料一,谈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上出台了什么重大举措?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科技上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回答,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个?哪个沿海开放城市自清代以来作为对外开放口岸的历史最悠久?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本世纪初,中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请谈谈在今后的改革开放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问题?答两点。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2013年3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他出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
(1)材料一中“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什么政策促进了该局面的出现?以贞观年间的一个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是谁开创了对“班禅额尔德尼”的册封制度?该朝后来还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什么制度进行管理?
(4)以上史实,说明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农业上实行奖励耕织的政策。他在新法中规定,凡是尽心务农的人,收的粮食和织的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赋税;凡是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的人,就抓走其全家,充入到官府作为奴婢。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注: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铁犁牛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摘自《后汉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时指导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商鞅变法后确立了什么样的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二提到的水利工程,指出秦国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什么?材料中还提到了铁犁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请指出唐代农民在农耕工具上有什么创造性的发明?
(3)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什么?这种经济形态在什么事件后开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