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科举制创立于哪一个朝代?完善于哪一个朝代?
(2)请写出为完善科举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皇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的卫鞅指谁?他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中的孝公指哪国的国君?
(2)在材料一的人物变法时期,要获得爵位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这一人物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的“诏”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至少举出两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为自己的学校、社区写一份简史,或就本地区照明工具、计时方法写一份简明报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条标语很熟悉吧,它是毛主席题的辞,直到现在还在激励着无数青年朋友在孜孜不倦地奋斗。找一找你们学校各处有哪些科学家的画像或者他们说的名言、警句。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民国35年的初级小学国语课本(图1),我们的父母曾经读过的课本(图2),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读过的课本(图3)和现在的课本(图4)。
图1图2图3图4
请回答:
(1)请父母说说他们上学的时候使用的课本的情况及特点,同学们赶快写下来吧!
(2)对比一下,现在的课本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畅想一下,未来的书本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