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有句名言:“温故而知新。”过去30年中我们也曾遇到挫折和挑战,我们的关系不是没有分歧扣困难。但是,“我们必然是对手”的概念并非是注定不变的——回顾过去不会是这样。由于我们的合作,美中两国都更加繁荣、更加安全。我们已经看到我们本着共同的利益和相互的尊重去努力所能取得的成果。可是,这种接触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取决于继续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正如一住美国乒乓球队员所说——作为人,我们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我们两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别。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2013年6月7月至8月,习近平同奥巴马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前后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战略沟通。两国元首达成“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共识。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必然是对手”的概念下,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后果。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中美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因素,中国应如何应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材料二 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总统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两国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材料三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材料四若美国经济能在今后4年渐入佳境,世界经济也会跟着走上康复大道,正如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足以使亚洲经济不致坠落悬崖一样。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在今日世界经济领域,能发生“君与操”影响力的正是美国和中国。
——2009年1月13日美国《侨报》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你认为美国对台政策有哪些错误观点?(2分)
(2)近代中国与美国签订了哪三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材料二中指出“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你能举两例以说明吗?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这么说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入世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哪些基本特点?(3分)
(4)分析美国媒体把中美在当今国际领域的地位比作“君与操”的原因有哪些?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今后改善双方关系的有效途径是什么?(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年以来”的人民解放战争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举战绩一例。(3分)
(2)试概说“三十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两个。(3分)
(3)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探索现代化之路。请仿照下例,另举两例。(3分)
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强求富
(4)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浴血奋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这一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2分)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东西方都创造了自己的先进文明。结合你对古代人类历史政治文明的学习,从中外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并从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二者利与弊的看法。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2)依据材料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局限的?
(3)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性文件对中国民主政治所起的最主要的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从两部宪法的性质和结果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解读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早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1)阅读下列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
(2)列图表材料,图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哪些重大后果?归纳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结合图一、图二说明这两类图表材料在历史学习中的共同作用。3分

图一:历届联大在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中支持中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

(3)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三类型的材料与图四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线索,并指出其中最具客观性的三种材料类型。

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缺少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另一方面又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A: B:
C: D: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