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 )
A.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 |
B.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 |
C.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 |
D.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 |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春秋![]() |
B.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
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 | B.丝绸 | C.铁器 | D.青铜器 |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总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A.麻 | B.棉 | C.丝 | D.化纤 |
欧洲到18世纪才开始用焦炭冶铁,焦炭的使用曾直接促成欧洲冶铁业的进步。用焦炭冶铁在中国流行开来是在()
A.汉代时期 | B.北宋时期 | C.南宋末年 | D.明朝时期 |
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讥” |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
C.“苏湖熟,天下足” |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沙” |